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建筑语言【五篇】

时间:2023-06-12 19:2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建筑语言范文第1篇1、建筑实体元素的承载性和制约性作为装饰元素的物质载体,建筑实体元素提供了良好的表现场所给装饰元素,而装饰元素存在的前提正是建筑实体元素。必须明确的是,在传统建筑装饰当中,最重要的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语言【五篇】,供大家参考。

建筑语言【五篇】

建筑语言范文第1篇

1、建筑实体元素的承载性和制约性

作为装饰元素的物质载体,建筑实体元素提供了良好的表现场所给装饰元素,而装饰元素存在的前提正是建筑实体元素。必须明确的是,在传统建筑装饰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实体元素,而装饰元素位列其后。在实体元素之下,装饰元素是一个二级概念。如果装饰元素不能成功依附于实体元素,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建筑实体元素具有承载性的属性。装饰元素在被建筑实体元素所承载的同时,也会受到实体元素的制约。这样,建筑中的装饰元素才能够同时满足统一和独立的要求。建筑物应当同时具有局部、外观的美,以及整体、内在的美。建筑实体元素和装饰元素应当具有既对立统一、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建筑实体元素又具有制约性的属性[3]。建筑装饰元素的附加性和灵活元素是建筑物所强调的,而装饰元素通常不具有功能性,因此是附加的。建筑装饰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对建筑物进行修饰和美化,不存在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装饰元素的附加性,通过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利用雕刻、绘画等方式,非建筑语言对装饰进行展现,通过圆雕、浮雕、绘画等形式,在建筑实体元素上进行附加,从而展现出外饰艺术的属性。装饰元素作为一种附加物,从形式上来说结合了建筑实体元素。因此二者可以在概念上进行分离。从某个角度来看,实体元素与装饰元素的相对独立性不相关联,在实体元素中,装饰元素能够较为灵活的进行展现,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装饰元素灵活性的属性。

2、建筑装饰元素的再现性和图案化

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是继承而来,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由简到繁再到简、由图案化到写实化再到图案化的历程。人们开始是利用几何图形对大自然进行认识和描绘,整体图案多是由大量相同的单元所构成。在可以利用具体形象对雕刻、绘画等非建筑语言进行展现,对有机的鲜活形象进行模拟刻画。由此可见,建筑装饰元素具有再现性的属性。通过更为简化的形态结构,能够展现出非建筑语言的装饰形象[4]。在传统建筑装饰当中,器物、山水、植物、动物等,都是通过简化、概括的图案进行展现,从而体现出了更为精炼的形态。图案化在传统建筑装饰中出现的较早,在汉代墓穴中,石雕虎的形象要比原始形态更为简单。在秦汉时期,刻画在瓦当上的动物形象都进行了图案化的处理,通过更为简洁的方式,对其形态进行展现。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饰元素还具有图案化的属性。

二、结论

建筑语言范文第2篇

关键字:符号学 语构学 建筑语言 创新 光之教堂

中图分类号:P45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emiotics is one of theoretical ways to communicate,and it also build a perceive and useful rule to communicate.This text takes the example of Church of Light to analysis buildings and interprets buildings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Syntactics,to seek a way to provide a new mode of thinking in buildings design.And this analysis method is also can be used in other design field,to provide ideas of design innovation.

Key words:Semiotics,Syntactics,architecture language,innovation,Church of Light

1.符号学的理论意义

1.1索绪尔的现代符号学理论

现代符号学(Semiology or Semiotics)的词语语源是索绪尔按希腊语的“符号”衍生出来的用语。索绪尔把符号分“能指”与“所指”为两个部分来处理,从而真正确立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我国在古代就对符号学有相关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传达事物的相关信息,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

1.2莫里斯的符号语言体系

符号学认为,世界的所有的现象皆可以看成符号所组成的世界。作为符号学的开拓者,莫里斯把符号学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分支。莫里斯的这一学说是对符号学的一大贡献,正是这一学说为符号研究提供了构架或参照系,一切符号学问题都可以放在这个构架中研究。按照莫里斯的符号学观点,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总的、大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里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方面的符号子系统。世界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认为是这些符号系统中的某一个符号,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

2.建筑设计中的语构学

2.1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在建筑产生的初期,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藉要,人类需要建筑来与大自然作斗争作抗衡,来躲避野兽的攻击,躲避风雨,也许在当时建筑只是一个山洞。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日常生活有了保障,建筑的基本目的达到后,另一种动机出现了,即要求建筑的形象和美,这以后,建筑形态开始变化,显现出了分化与延伸。建筑面积逐渐增加,出现了梁柱结构,建筑发展到今天,仍然有着固定的组成部分,即里面、屋顶、材料、门窗等,也在不断的发展着新的组成部分,在今后,生态建筑不断发展,植物也许会成为建筑组成部分的一员。

2.2从语构学角度解读建筑

从语构学角度看,建筑是一个语言体系,一座建筑就是主体系,这座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了建筑这个语言体系中的子体系,如立面、门窗、屋顶、材料、色彩和光线等,这些构成建筑的“系统层面”。这些子体系中的每一个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材质可以分木头、石材、乳胶漆等,这些可以称之为建筑的“表现层面”。在这些建筑组成部分中,同一子系统可以有不同变化,比如不同样式的屋顶、材料和门窗等;
不同的子系统可以进行选择、排列、组合等。这样,建筑设计师利用的不同要素相结合,再加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建筑呈现千变万化。

假如以公式来表达:

建筑=平面+立面+屋顶+门窗+柱+材料+光线+……

在解读某一建筑时,可以应用语构学再加以建筑元素的特点:

某一建筑=(规整的)平面+(自由的)立面+(百叶的)窗户+(少量的)光线+木头的(材质)+……

以典型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为例:

中式建筑=(梁柱)结构+(大)屋顶+(木头)材质+斗拱+……

西式建筑=(柱式)结构+(圆)屋顶+(石头)材质+柱子花纹+……

如果以四合院为例再将中式建筑进行细分:

官员的四合院=(三进或更多)院落+(广亮)大门+雀替+什锦窗+(雕花)影壁墙+垂花门……

普通百姓的四合院=(两进)院落+(如意门)大门+影壁墙+垂花门+……

这样,通过把建筑当做语言进行分解,语构学为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开阔的思路,在建筑这个语言体系里,我们可以在允许的条件下任意对建筑要素进行组合,来演变出各式各样的建筑,这可以成为建筑设计初期,我们寻求思路、灵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样,通过对语法规则的一定转变,可以达到建筑的创新。设计界每天都在谈创新,如果从语构学角度看,一些我们认为的所谓的创新不过就是调换了要素之间的排列方式,或者更改了要素的构成,这可以称为“新”,但不是“创新”。如何运用语构学原理来对建筑进行创新呢?

3.以语构学分析建筑实例

3.1以语构学角度分析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3.1.1教堂建筑的语言体系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堂在欧洲十分常见。欧洲的古典教堂可以分为三种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罗马风格教堂最具代表特征的是圆形拱顶,教堂的门或者窗户也都是圆拱形状。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哥特风格教堂特征为教堂整体呈现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拱顶又尖又高,当时的人们认为,建筑顶越高,离天堂离上帝越近,代表一种奔向自由的解脱。还有彩绘玻璃装饰的窗户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不太注重建筑外表,但教堂内部十分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宗教意义的彩画和雕塑。虽然不同时期的教堂风格特征不一样,但是提到教堂,大众心里普遍会有这样的印象:高耸,十字架,迷离的光影,圣经壁画,雕塑等等。

用语构学来表达教堂建筑:

教堂=十字形平面+尖拱+(教堂正面墙壁上的)十字架+彩绘玻璃花窗+管风琴+唱诗班+……

(米兰教堂,高耸的外观) (罗马教堂内部)

3.1.2用语构学分析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面积颇小,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教堂以清水混凝土做墙壁,前方的一面用十字架分割,并嵌入了玻璃。在教堂里,其他墙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这一个大十字架置于墙壁之中。教堂的周围由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在这里,教徒接受神的洗礼。

用语构学对教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光之教堂是这样的一个式子:

光之教堂=(十字架的)墙壁

或者是:

光之教堂=十字架

在光之教堂里,除了十字架以外,所有有关教堂的语言体系全部弱化,几乎是没有,整座建筑只凸显了十字架,也可以说十字架就是整座建筑,如果把十字架去掉,就会没有人发现这座建筑是一个教堂,但是在其他教堂建筑里,把十字架去掉,它其他的特征仍然可以让我们认出这是一座教堂。安藤忠雄大胆的创新就在于,他将教堂建筑语言体系中作为“系统层面”的一个子系统,单独拿出来作为他这座建筑的语言体系的主体系,使这座教堂有了自己特殊的语言体系。

在这个案例中,它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阳光,建筑师非常合理大胆的利用了大自然的变化,将不断变化的光线与建筑的主体系十字架相结合,成为了这座建筑的亮点。安藤忠雄说它的墙不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它的魅力就在于这座光之十字架,在于它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十字形分割的墙壁,产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当太阳光照射进来,呈现出一个逆光的光线十字架,加之以高于圣坛的座位,使教徒产生了一种接近上帝的奇妙感觉。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光线穿过十字架所产生的效果都会不同,这种微妙变化更是放大了十字架这个作为基督教信仰标志,给信徒“重生”信念的作用。

参考文献:

罗兰·巴特尔.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

廖春红.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J].北方论丛,2006 年第4 期

田菲.建筑设计中的语义学浅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9期

卢哲.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经济生活

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附:作者简介

姓名:范莎莉

性别:女

建筑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言学 建筑词汇 建筑语法 建筑语意 建筑设计

1 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研究的可行性 

所谓运用语言学来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概括的说就是将研究语言形成的方法以及其如何表达表达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寻找出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那么究竟能否运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呢。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四个部分,抛开语言特有的语音,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分成建筑词汇、建筑语法、建筑语意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这三部分进行逐一的探讨。 

1.1 建筑词汇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户牖”为实体,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有”的范畴;“室”为空间,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无”的范畴。两者结合,才产生了可以供人们适用的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建筑与语言进行类比,从文字——句子——段落——文章,这种文章的组成角度来看,砖、石、门、窗等这些组成建筑的元素构件可比喻为建筑的“文字”,由砖石堆砌,加之门窗形成的墙体以及水平搁置的板可以成为建筑的词汇或者说是建筑语汇,单体空间可比喻为建筑的“句子”,由墙体、板和独立的小空间组成的建筑单体可以视为“段落”,建筑整体可视为“文章”。同语言一样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语言单位,正确的词汇运用会使得作者表意明确,读者清晰易懂,如果词汇的错误运用则会导致语言的含糊、歧义。因此我们在对建筑词语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各类词汇的特性和适应的环境范围,以便更明确不同词汇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1.2 建筑语法 

语言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语法规则,例如把字句,被子句、祈使句等等。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套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一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言语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无论是结构规则还是使用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否则我们表达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 

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如果说语音是语言特有的那么抛开语音,建筑设计也同样有其特有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这里所说的结构规则是指:使建筑能够形成的各个构成条件和逻辑条件要素及其组成规则,而并非单指建筑的土木结构)。如果违背了结构规则我们设计的建筑就会出现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或者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心里感受,达不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现象。同语言一样建筑设计也具有使用规则,建筑设计的使用规则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性质的需要,是否与周围环境能够融合到一起等等。 

1.3 建筑语意 

建筑不仅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传递某种信息,因而具有语言的功能。人类的语言有着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建筑也是如此。语言的语意是一句话所要表述的内容,那么建筑的语意则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如果说语言是诸多词汇通过特定的逻辑组合(语法)组成的,那么建筑就是由其特有的构件(建筑语汇),通过建筑的语法(建筑结构)所组合而成的。任何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建筑语言,人们在对建筑进行欣赏时同样也离不开建筑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与建筑进行交流,对话所必不可少的。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来从语言学角度来理解建筑语言,语言是一个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特定的逻辑关系或语法系统。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审美等视觉、感觉信息的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建筑语言的运用同样也必须遵照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运用失误即使语言再优美那么整个这个建筑所带给人们的总体感觉也是混沌的。其表意也是模糊的,有时甚至会让人鉴别不出建筑的类型。只不过建筑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一整套规范,其组成成分是建筑的不同构件,例如门窗、墙体、楼梯、楼板等,这些使用构件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语意功能。在满足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合理运用加之用不同的材料、形体进行修饰来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建筑师通过建筑的语汇按照一定的建筑语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1] [2] [3] 

;

 

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运用语言学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研究,就要建立一套适合建筑的设计语言及语汇和语法体系,进而指导我们的建筑空间设计。 

. 对建筑设计语汇的研究 

在建筑设计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感受的建筑元素,例如:建筑的门、窗、墙体以及表面装饰、建筑的空间表达等等,都可以称为组成建筑的语汇,广义上讲就是影响到建筑的形体、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流线、建筑类型等等给人带来心里不同感受的一切实体物质及虚有物质都可以称为建筑的语汇。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汇类型适合不同条件的建筑表达。在满足建筑空间的表达模式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将语言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词汇,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次、量词、代词等等,不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用处,其适合的环境也有所不同,恰当的用词会使语言的表达更加明确,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词汇那么就会给语言的表达带来歧义,产生表达不明确的现象。建筑同样也是如此正确的运用符号表达会增进建筑风格表达的意味,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建筑的符号就会使人们感到莫名奇妙,模糊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建筑意味。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放置一西方建筑则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相反改用中国古代园林的亭子等等就会增加园子的意味。

. 对建筑设计的语法研究 

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制约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背后的规则。简而言之,语法就是使词汇形成语言的逻辑规则。同理,建筑设计的语法是用于将建筑空间的语汇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将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能够给人所需要的建筑空间。语言的语法虽然与建筑设计的语法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将由他们所形成的结果进行类比发现,每一个描述空间的词语都会由其相对应的建筑语汇所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建筑空间给人的心里感受,同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一句给人带来何种感受的建筑空间的描述来设计建造这个空间。不同感受的词语,对应着能够表达这种感受的过渡空间所特有的空间组成词汇。研究建筑设计的语法就是为了对不同类行建筑的特点,风格和常用的一些语汇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建筑特有的语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这种语法进行设计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建筑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更明确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 

. 对建筑设计语意表达的研究 

任何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起到满足使用者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使使用者无论在心里还是环境上对所需要的空间都有一定的空间与心灵的交流。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不同空间合理的组合到一起,从而与周围环境行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也是一种建筑设计者的语意的表达。 

建筑的语意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形体、表面材质、色彩等建筑的各方面要素以及建筑的本身特有的风格来表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适合表达建筑设计者意图的语法形式,接着再按照其所选的建筑形式进行正确的词汇选择,并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形成空间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建筑设计成果。接下来我们在根据不同建筑所要表达的感情用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强化。这样一个适合于建筑所在周围环境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筑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建筑设计成果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所谓对建筑设计的语义表达进行研究就是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化,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组成建筑。不同的语法和词汇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称式的语法结构给人带来庄重的感觉,非对称式的语法结构会给人带来活泼的感觉。因此在进行语法选择和词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各语法词、汇的表达效果,否则会影响建筑师意图的表达。 

 

结语 

建筑语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摄影;
视觉语言;
元素;
运用

中图分类号:J4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83-02

在研究摄影中视觉语言的同时要结合多种专业摄影的摄影方式,才可以使摄影师组织更好的画面构图。从拍摄的角度、色彩、曝光率让摄影师心中想要表现的画面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让观看图片者,能够从图片中明白到建筑的结构形式美和摄影意图。摄影师的摄影专业水平和选择的摄影器具是建筑摄影视觉语言形成的关键,不同的构图意境表达的视觉效果也就不同。摄影师对摄影视觉语言要进行分类和理论研究,分析建筑摄影和视觉语言结合运用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帮助摄影师创作出符合建筑美学的摄影作品。

一、建筑摄影的含义与类别

建筑摄影是摄影师以拍摄建筑为主,用摄影语言来表选建筑的主体摄影。需要专业的摄影要求。这就要求摄影师在摄影的专业器具选用和建筑摄影主题上选取,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摄影的作品用途也比较广,不仅在建筑美学上有用途,在新闻取景和商业上都有价值。要使建筑摄影在国际上取得成就,就需要建筑学和摄影学结合运用。

(一)摄影写实

在建筑摄影的要求中,需要充分表现出建筑设计师的建筑表现形式和设计意图,真实地向观图者再现建筑物的侧面、立体面、正面、内部结构等。虽然一些商业要求需要建筑效果图,但是建筑效果图远远没有真实的写实图片有信服力。

(二)摄影写意

摄影师对建筑的主观内心感受就是写意建筑摄影的含义。一般来说,摄影师都是通过自身对建筑物的初步了解和外部观察来进行摄影,反映出摄影师的摄影思想。摄影写意方式完全可以脱离客观上的限制,运用各种摄影技术方式,根据人的主观思想来切实地表现建筑的外观色彩的美。

二、视觉语言的含义与元素

(一)视觉元素的含义

视觉语言于建筑摄影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在建筑摄影中,完成一副作品的过程是离不开视觉语言的。在《视觉语言》一书中,乔治・凯布斯指出视觉语言是人类智慧的一重大结晶,视觉的传达性是国际性的。视觉语言将知识通过不同途径有效的传播,建筑摄影就利用了视觉语言的传播和普遍性,完成摄影。视觉语言使用视觉上的内涵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摄影作品,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需要。

(二)视觉语言的元素

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构成了视觉语言。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都具有多样性。基本的元素包括了造型元素、材料元素、色彩元素等。而设计的原则则包括对比、布局、平衡、节奏、统一。其中,造型元素指的是在“形”的语言的艺术中,有视觉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在外部空间感官中创造心灵的物质桥梁,进而表现出不同性的造型元素。不管是直线还就曲线给人的主观感受都是不同的,直线整齐端正,曲线多变有圆滑感。不同表现力的造型元素,表达的含义都不同。

其次,色彩元素。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是视觉语言的最丰富最有现实意义的元素。色彩可以引起感情或者生理的情绪变动,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引发的情感表达就不同。比如说,红色代表着热情、绿色代表着生机、蓝色代表着忧郁、白色代表着纯洁等等。当不同色系不同色度的颜色碰撞在一起,就会引起强烈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材质元素在建筑摄影中决定了其视觉效果。材质就像是人的外衣一样,将一个整体的影响描绘出来,不同的材质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在我国一些贫穷的山村,篱笆房的材质和我国一线大城市的高楼大夏透明墙砖相比较,两种材质明显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同的。

三、视觉语言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一)光线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最基本特征就是具有瞬时性。摄影意在记录那一瞬间的景色,能准确的将稍纵即逝的东西就在照片中。同时,利用摄影的瞬时性,对视觉中光线进行观察,在摄影时捕捉光线效果下建筑物的外观上微妙的变化。比如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进行建筑摄影,光线的色彩变化多样,强光和逆光的照射下,高高低低的建筑物线条会让建筑物的色彩显得尤其漂亮。而且,光纤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凸显建筑物的外部特点,将建筑的三维空间真实的表现出来。在现代建筑物的拍摄时可以多利用玻璃墙对光线的反射,进行一些艺术别致的创作。根据在玻璃墙上对一天阳光不同角度照射时产生的色彩差异,可以拍摄出不同意境的建筑摄影作品。拍摄建筑物比较重要的就是摄影师对建筑物不同方位,不同光线的观察,和拍摄器具质量角度调整。

(二)角度在建筑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角度就是拍摄地与摄影对象之间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通过选择的拍摄地的方位在垂直线上的高度变化来塑造一个摄影师想要表达的视觉画面。比较常见的角度选择方式有三种。一是等高水平上的平视角度,平视的角度适合一些普通取景;
二是较高水平线的仰视角度,仰视角度可以将建筑物拍摄的更加高大,更显立体;
三是较低水平线的俯视角度,俯视角度比较适合大型房地产楼盘宣传使用,利用航拍可使建筑物更加广阔豪迈。一副好的摄影作品离不开摄影师对距离、方法、角度三要素的运用采取。此外,拍摄地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也符合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只有灵活地运用各种拍摄技术和取景建筑,才能将摄影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照片表现出来。

四、结语

视觉语言在摄影中表现是重要的。现代化建设使建筑物的形式多样化,而视觉语言是最能体现建筑多样化的途径。在建筑摄影中,多注重视觉感观,将建筑摄影的精髓表现在视觉语言上,才能不断优化建筑摄影技艺,提升建筑摄影水平。

参考文献:

[1]钟锦玉.建筑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J].四川建筑,2013(04).

[2]张宏宇.商业摄影中视觉语言的运用[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3.

[3]宋超,周典.论建筑与摄影的视觉文化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5-118.

[4]金磊,李沉,陈鹤.以建筑摄影的专业化服务于中国建筑文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1):76-81.

建筑语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类比建筑;
表皮;
形式语言 逻辑 结构

类比建筑,首先是罗西提出来的概念,他在文章《类比建筑》中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作为类型学的方法论,在罗西的建筑和城市实践中,类比的思想贯穿始终:不仅是建筑的形式得以产生的手段,而且是历史性城市得以延续的方式。

表皮,是20世纪晚期以欧洲建筑为带动的国际范围内的新的潮流。看起来似乎是明星建筑师们表达形式的新手段,实际上,表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的建筑甚至更早。19世纪著名的德国学者散普尔第一个对表皮作过系统的研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皮不被建筑师们所重视,直到在20世纪末才重新得到了发展。

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过程中,罗西的类比建筑和当代的“表皮”建筑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二者以不同的方法论为基础,引导着不同的设计观念。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的话,还要深入到形式背后,探求形式产生的逻辑以及形式如何表达。

1 语言和逻辑

语言是一套由词汇、句法、语音等成分组织起来的系统,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隶属于符号,既有能指与所指的特征;
也有作为个体的词汇和作为个体组织法则的语法。同样建筑的形式,有其自身的符号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组织逻辑和法则。西方建筑的语言,是从古典建筑的柱式以及柱式的组合开始,通过对比例、构图的完美追求而建立的。现代建筑语言,一开始就是对古典建筑语言的彻底颠覆。布鲁诺・塞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列举了七条现代建筑的原则,都是以反古典为基础的。

严格说来,古典建筑语言是一套严格的图构系统,而形式语言是从现代主义才开始具有的特征,而且充分的关注体量和空间。既然现代建筑形式的审美标准脱离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那么它是如何表达自身逻辑的,又如何被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师所发展的?

理解罗西的类比建筑的形式语言,首先要理解“类比”的含义。类比,在英汉词典上的解释:一为相似的,强调类似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具有的近似性;
二为类推的,表明事物演化的方式。两种解释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暗示了一个共同点即事物之间的类似性。罗西在《类比建筑》中借用了心理学家荣格的解释,“类比的思想能被感知但是不真实的,可以想象但是无法言传的;
是对过去主题的沉思而非论述性的,它只是内心的独白。”①在罗西的哲学观念中,类比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在实践中获得传递。

研究类比建筑的形式语言,必须回到对建筑本身的类型学研究上。罗西的类型学就是从建筑本身去加以研究的,他认为类型是历史和空间的产物,是暗示性的并且无法被复制。他指出,“类型是可以从历史的建筑中抽取,因为历史的建筑不光是物质,而且带有生活记忆的客体”。罗西选择的历史建筑是住宅和城市中的纪念物,因为住宅可以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建筑学的抽象,而纪念物是具有象征功能的场所,这二者均带有过去的记忆。从目标对象中选取片断后,罗西对方形、圆形和三角等几何形进行抽象,将建筑形式简化为单纯的几何抽象物,产生新的形式――这便是类比的手法的具体运用。

被抽象的几何形是类比建筑的形式语言的关键。在的里亚斯特地区事务局的竞赛方案里,罗西采用了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古典构图,为了暗示与威尼斯穹隆的联系,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鞍状屋顶覆盖三个大厅。穹隆向鞍状屋顶可转换的基础在于垂直向上的集中空间,穹隆的原型发生着演绎,利用抽象的几何形发挥了其所指的功能――由鞍状屋顶指向了穹隆。形式的转换并不是孤立的,转换的逻辑首先是承认原型的可识别性和结构的可变换性。

仔细分析由类比的方法生成的建筑形式,可以发现这种形式仍然停留在体量上。由体量我们切入对表皮的讨论。表皮关注的是表面,准确的说是外部维护。散普尔在著作《形式》中最早谈及了建筑的覆盖及空间艺术的起源问题,他把建筑划分为承重结构和维护的思想对现代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完全实现了承重结构和维护的脱离,使表皮的充分表达成为了可能。然而早期现代建筑过分关注体量和空间,忽视了表皮的发展。勒.柯布西耶早在《走向新建筑》中将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面这三个基本要素,却认为表皮“充其量只是为体量服务的”当代的一大批建筑师包括赫佐格和德默隆、切浦菲尔德等挖掘了表皮的潜力,到这个时候,表皮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来源站到了与体量和空间相同的位置,它没有了形式的转换,而与具体的物质发生着紧密的联系。

表皮引起的转换是建筑的内与外,同时建筑和城市空间也发生了转换。表皮的材料变的越来越丰富,多层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它始终表达着建筑的“外”,掩饰着建筑的“内”。在这一点上,表皮与现代主义要求的“形式反映内容”是大相径庭的。在表皮的内部,也许是现代建筑,也许古典建筑,你在建筑的外部――城市空间中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2 图像和视觉

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与视觉紧密相关。人的感官所获得的感知形象,会引发大脑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当感官所获得的对建筑形式的感知形象,在大脑中与记忆中的历史形象产生某些联系时,类比的建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表皮给人脑的感知形象,却是纯粹的物质符号,是不可捉摸的形象,人脑的理解需要借助理性的分析。

如果从视觉的角度来比较类比建筑和表皮,可以发现两者都是对“面”的表达。只不过,表皮运用的是真实的物质性的面;
而类比建筑中拼贴了不同的几何形,或者说类似性城市是由不同的类比建筑拼贴而成。也许,我们可以将他们归入“图像文化”。

在类比建筑的形式中,能指表达抽象的几何形本身,所指与被引用的建筑或片断之间找到了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依靠图像类推产生的,但是对于“人”这个审美主体而言,要认识或承认这种联系,必须依靠人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几何形体的意义。在欧洲,自从欧基里德奠定几何学以来,建筑师借助几何形体界定、表达空间的同时,挖掘几何形体象征性的价值,逐渐形成了传统。18世纪法国建筑师勒杜认为基本几何形传递着神圣的诗意,不仅表达自然与宇宙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人性本身的价值。其次是类型学的指代。由建筑的本身指代另一种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类型学上的联系――新的类型与记忆中的类型有共同的原型。罗西设计威尼斯世界剧场用八角锥顶来指代威尼斯的穹隆。因为在意大利众多的教堂里,穹隆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印象之一,八角锥顶是穹隆的几何抽象形,不知不觉将旧的形式向新的形式过渡。因此,承认并理解类比建筑的指代,是人们读懂罗西的建筑并与记忆中的建筑取得共鸣的前提。

表皮全然没有了所指的含义,它的全部含义都在物质本身。表皮叫人关注的是表皮本身。斯特拉有一句名言,“你所看到的即是你所看到的”。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表皮受到极少主义青睐的真谛。

3 结语

类比建筑和表皮的形式产生的逻辑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首先是因为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不尽相同。过分关注外部而忽视内部,可以说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类比建筑有其地域的局限性,表皮易于导致建筑停留在表面的危险倾向,二者都有继续发展和丰富的可能。

注释

[1]Aldo RossiAn Analogical Architecture

[2]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312页

[3]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311页

[4]王群空间,构造,表皮与极少主义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SchittichIn Detail Building Skins 2001

[2]Aldo Rossi An Analogical Architecture

[3]布鲁诺・塞维 现代建筑语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